王明(1904甲辰年生~1974年3月27日去世),安徽金寨縣雙石鄉(時屬安徽省六安縣)碼頭村人,原名陳紹禹。1926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長江局書記等職務。1930年從蘇聯回國后,旗號贊成王明路線旗號,在1931年1月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奪回了中央領導權,至1934年間,在黨內實行了一條以教條主義、媚蘇親蘇為特征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對革命事業造成了很大危害。
1974年3月27日王明在莫斯科去世。王明生平概述王明(1904年-1974年)原名陳紹禹,安徽金寨縣人。早年參與過學生運動,在五卅運動中重新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5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學自學,并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回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告終后,又隨米夫去蘇聯,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任教。
在蘇聯的四年自學和工作,是王明茁壯過程中尤為最重要的時期。系統的馬列主義教育使王明的理論水平提升迅速;唯圣、唯書的思想和學究與誦讀式的自學方式,使王明學會一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教條化的本領;共產國際為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總有一天反對他們的行動,所以將王明作為未來的中共領導人才加以類似培育;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導致根本性影響的王明教條宗派從這里孕育出。
在這期間,他又在米夫反對下,做宗派斗爭,壓制異己,漸漸獲得政治上的優勢,其思想左傾主義、教條主義相當嚴重。1929年10月回國后,任《紅旗》編輯,公開發表極端親俄思想的文章。1930年底借批王明路線,明確提出一個比王明路線更加左的政治綱領。1931年中國共產黨六屆四中全會上,在蘇聯和共產國際代表米夫的反對下,入選中央政治局,迅速又處子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獲得了中央領導權。
1931年6月,總書記向忠發逮捕叛亂,斯大林命令米夫以國際名義登錄由王明為代理書記。黨內開始了第三次左傾錯誤的統治者。同年9月,黨中央機關遇上毀壞,王明隨米夫去蘇聯,任中共派駐國際代表。王明去蘇聯前登錄中央由博古負責管理,博古繼續執行的仍是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給革命帶給相當大的危害??谷諔馉庨_始后,王明又返回國內,罪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堅稱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主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遵從統一戰線,退出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
抗戰初期在武漢任長江局書記時給黨帶給相當大損失。1941年后王明因病長年睡覺。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王明受到了康生等人的嚴厲批評。
1945年4月中共中央不斷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做出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完全宣判了曾統治者黨4年之久、影響黨達14年之久的王明左右傾錯誤路線的判處死刑。當時王明給全會寫信給對決議回應完全同意和擁戴。
1942年黨整風運動時,王明態度惡劣,拒絕接受參與整風。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特地建議讓王明之后兼任中央委員。
再一,王明在44名被選為中央委員中,以選票倒數第二被選為。七大之前,王明主要專門從事婦女和統戰工作。
七大以后,中央要求由王明兼任新的正式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黨的政策以及草擬法律條文。1946年6月,中央又正式成立了法制問題研究委員會(1948年12月改回法律委員會),中央仍任命王明為該委員會主任。解放戰爭時期,王明領導該委員會出色完成了制訂陜甘寧邊區憲法草案、全國性的憲法草案等工作,還在山西參與過一段時間的土地改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后,王明任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副主任。1956年9月開會黨的八大前夕,中央曾于8月上旬約見王明,期望他在身體容許的情況下回國參與會議。9月8日,王明復電回應因病無法回國參與八大,向中央和八大主席團休假。
黨中央和毛澤東從黨的利益抵達,仍獎提名王明為中共中央委員的候選人。這樣,王明在八大上仍被議會選舉為中央委員,但長年遷居蘇聯,以后化名馬馬維奇、波波維奇撰文歪曲歷史,反擊中國。1974年3月27日逝世于莫斯科,孤獨地躺在異國他鄉的新圣女公墓。
王明語錄1932年春,第一次淞滬抗戰之際,,王明說道:今天中國面對的是兩國之爭,即蘇聯新生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與腐化的中華民國的斗爭,兩國之爭,要求著中國目前的全部政治生活,兩國政權的尖銳對立,是目前中國全部政治生活的核心。(《王明傳》)農村工人一點沒有接受教育,傻得很,什么也不懂,甚至比一般農民還要領先些(《王明言論選輯》)中國共產黨有以斯大林為領導的列寧主義共產國際的必要領導(王明《中國革命危機的加劇和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在許多地方的土匪日漸與農民運動互為相似,慢慢必要的協助農民的斗爭,這種事實特別是在使共產黨員決不注意到他們對于土匪的關系的問題。我們應該鉆入土匪隊伍中去可以的組織他們不作革命的爭斗(《武裝暴亂》的序言命令)只有蘇聯政府是唯一的清廉政府,這種清廉政府是中國人民有史以來時時刻刻的期望經常出現的。
本文關鍵詞:BG體育
本文來源:BG體育-www.masugn.com